你一定看過電影影集裡,那些穿梭在醫院裡,拎著黑色手提箱的藥廠業務。
 
或許我們可以戲謔地說,藥廠業務的角色在清代時已經有了雛型;不過他們拿的不是黑色手提箱,而是木製棕色藥箱
 
 

 

社會醫療資源不足,助長「民間賣藥人」的興盛

 

在清代,百姓需要醫療服務時可以求助私人醫者尋求藥方或各州縣的惠民藥局。

但由於前者往往所費不貲,後者隨著朝廷對地方醫療的重視降低而逐漸衰敗,不少民眾遭遇病痛時,會求助於販售簡便廉速之成藥的「賣藥人」 。

從一只「古董榆木藥箱」一窺清代藥品市場的興起 - 百韻古董家俱文物 Bai Win Collection

〈清代賣藥人示意圖 〉。來源:Pinterest

 

 
這些賣藥人的出身來源紛雜,擁有醫藥知識程度不一,有些甚至不是大夫,只能姑且稱為醫療從業人員。清廷並未對這些業者分級,所以賣藥人和走方醫、過路醫生之間的分界往往模糊不清。但對於那些沒有醫療資源的偏鄉居民來說,這些人士是他們不可或缺的資源 — 即便有時這些賣藥人的廣告詞有誇大不實的嫌疑。
 
賣藥人為了吸引群眾注意,各個深藏滔滔不絕的三寸不爛之舌,大家可以想像那些地下電台的賣藥台詞。那些流利的台詞,總能說服人掏出白花花的銀子。
 

 

古董榆木藥箱的流浪:隨清代賣藥人穿梭鄉境

 

 

清代的賣藥人以江西和湖北最為活躍,也許這個清十九世紀榆木藥箱曾被人提著行醫經商,走過大江南北,最後因緣際會落腳在台灣。
 
藥箱的正立面有一配置銅鎖扣的門片,內有五格大小不一的抽屜,可用來放置筆墨紙硯等開藥方的文具,一些常備藥品,或針灸拔罐等工具。頂部有提把,方便攜帶外出。箱子的作工精細,所有接合處都是由卡榫結合。線條簡約,抽屜的握把由葉片型的垂墜銅片點綴,兼顧美觀與實用。
 
 
 
清代榆木藥箱 - 百韻古董家俱文物 Bai Win Collection
精選藏品

清代榆木藥箱

  • 材質:榆木
  • 尺寸:高28.6*寬25.4*深27.9公分
  • 年代:清代,19世紀中期
  • 商品編號: 〈CH-1402〉

「我們無法得知這個箱子確切的曾經,但它可以為你儲藏你未來人生中的大小事!」

 
邀請您走一趟百韻,感受一下古董藥箱的魅力,這絕對是值得收藏的珍品。